山东中小学严禁学生带手机进课堂
分类:国内教育动态 阅读:
齐鲁晚报记者 李楠楠
现在手机普及率很高,不少中小学生都有手机。自11月1日起,《山东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正式实施,其中要求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记者调查在烟台,各个中小学都严禁手机进课堂,有的学校甚至严禁学生带手机入校。
烟台双语实验高中严禁手机进校进课堂。 本报记者 李楠楠 摄
各个学校
严禁手机进课堂
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成为大众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不少中小学生都有手机。自11月1日起,《山东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正式实施,其中要求中小学校应当加强学生在校期间电子产品使用管理,指导学生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发现学生将上述个人电子产品带入学校的,实行统一保管。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控制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
记者了解,对于手机问题,烟台市教育部门并没有统一规定,各个学校对手机的管理制度也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就是课堂上严禁手机。
“学校有不少学生都有自己的手机或者电话手表,但是课堂上是不允许出现的。”烟台市芝罘区葡萄山小学一位老师说,学生手机基本不带到学校,在学校的主要是电话手表,上课可以带着,但上课要求静音。
“学校不提倡带,但学生带手机的现象确实存在,方便家长联系孩子,但课堂上是一定不允许出现手机的。”牟平区实验中学一位老师说。
“学校是严禁学生带手机入校的。”烟台市双语实验高中副校长刘世成告诉记者,“我们要求在学生上学前家长先检查,学校一直对手机问题盯得很紧。开学一个多月以来,发现个别学生带手机,没收后交给家长,希望家长也配合学校的工作。家长这方面还是很配合的。”
“学生基本都有手机。虽然学校不让带手机,学校这边针对学生拿手机也是有一套相应的措施,比如警告,严重警告等等,但基本上是屡禁不止。”牟平一中一位老师告诉记者,“学校主要是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和家长的沟通。比如,‘你想毁掉一个孩子吗,那就给他一部手机’。尽量和家长一起来作这个工作。学生用手机基本上都是用来玩游戏的,聊天的都不多。”
烟台二中也不允许学生带手机。烟台一中还专门制定了《关于学生使用手机的管理意见》:学校不提倡学生带手机进入校园。如确需携带,仅能在“非教学时段”和“非教学区域”使用,“教学时段”(上课、自习等)和“教学区域”(教学楼、实验楼、图书楼、办公楼、体育馆、场等楼房场所及其附近区域)禁止使用。违规者将受到校规校级的处罚。
高中安装公共电话
方便学生联系家长
家长给孩子带手机或者电话手表,主要是考虑方便跟孩子联系,确定孩子安全。“比如说,经常带孩子出去玩,怕走散啊。”葡萄山小学一位小学生家长陈女士说,“去学校也带着,起到一个防范的作用。例如:学校有外来人的时候,或者孩子去什么厕所啊,或者有啥危险的时候,一键求助啊。”
是否担心孩子带电话手表进学校影响上课?“影响上课和安全比较,哪个更重要?”陈女士说,“不过,我相信学校一定会妥善管理的。”
“孩子戴手表目的是方便家长联系,确认孩子安全,学校没做刚性要求。”葡萄山小学大队辅导员杜春燕说,“但如果只是跟风或是影响上课,肯定是不允许的,学校会跟家长沟通。”
“只要不影响上课,学校没有强制措施不让孩子携带手机或电话手表。”牟平一位中学老师说,“家长花了那么多钱买了,考虑到孩子安全,方便联系等也有情可原,现实情况很复杂,各种情况都有,感觉不应该一刀切,不然也容易激化矛盾。”
学生不带手机,在学校与家长联系是否方便?对此,烟台二中宋庆楠老师说,“宿舍和教学楼都有电话,入学时统一办理了电话卡,很方便。如果有急事可以通过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联系。”
“我们实行导师制,每个老师负责5个学生,提供各方面的帮助,其中包括提供手机联系。”烟台市双语实验高中副校长刘世成说。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
上一篇:中小学校园塑胶跑道新国标实施
下一篇:中央严管民办学前教育过度逐利,红黄蓝暴跌52%,A股教育板块承压
相关推荐
- 安徽视障男孩圆梦大学 选择入读特教专业
- 对抗中年焦虑 41岁女性考北电开启人生新尝试
- 教育部:有序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招生规模
- 做足“功课”迎接新学期,各地多措并举保障秋季开学正常有序
- 你好,新学期!直击贵阳80万中小学生开学第一天
- 开学第一天!记者直击南昌多所学校……
- 河北武强:300余名孩子手绘百米年画长卷
- 已参加15次高考的唐尚珺决定复读 曾称新高考“挺有挑战”
- 带什么去大学?准大学生入校报到一站式清单请查收
- 杭州新东方遭网红举报全面停课 教育局回应“复课”呼声
- 国家统计局:大部分毕业生已落实就业去向 就业状况总体稳定
- 打谷子的泸州娃收到985录取通知书
- 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立秋
- 博物馆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人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