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不让孩子被AI取代?



分类:教育观察   阅读:

在《北京折叠》中,我提出了两个未来将要面临的挑战:人工智能技术导致的就业取代、教育的隔离和穷困的代际传递。

这两个挑战,越来越可能变为现实。

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准备好了吗?

去年白宫发布的人工智能报告预测,在未来10-20年间,人工智能技术有可能取代47%现有工作。麦肯锡2016年的报告,对此数字的预测是49%,而且对中国和印度的影响最大。Siri之父、人工智能专家Winarsky的预测是70%的工作将被取代。

不管哪个数字准确,这都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

未来社会将会经历剧变。

按照目前的技术发展趋势,与《北京折叠》的预测相同的是,工厂工人是最容易被取代的职位。而与小说有所不同的是,目前看来,一些体力服务业可能还会有所保留,人工智能最容易取代的是低层次脑力劳动,也就是重复性、标准化的白领工作,例如数据文档录入、整理、行政、财务、推销、客服、收银员、银行柜员、医生助理、律师助理、秘书……

这些重复性服务业是很多人接受了多年教育之后能找到的理想工作,而这种理想工作不再能提供人生的庇护所,但凡是重复性标准化工作,未来都容易被取代。

这种剧变,我们准备好了吗?

另一方面,目前教育正日益变得昂贵而小圈子化。好的教育理念、优质教育内容、特殊的教育资源,都以越来越贵的价格推向市场,只要有需求,就有价格新高。学区房拼地产,国际学校拼学费,好的教育成为了身份特权的壁垒。在个别城市,进一个优质幼儿园都需要拼父母实力。

在另一极,有成千上万的孩子,从小没有教育的土壤。出生之后父母就可能不在身旁,缺少人的关爱与言语交流,缺少智力的资源与鼓励的环境。一直到上学之前,都没有读过书,大脑发展和心理健康常常滞后于同龄人。他们被教育排斥在外,简陋的山村,很难有高质量幼儿教育资源和内容。

前几天我们被Scott教授的文章刷屏,他说幼年是孩子大脑发展的关键时期,资源差异带来脑发展和智力的差异。贫困地区出来的留守儿童,有一些连基本的初中教育都无法完成。而即便中学毕业,做着简单的入门级工作,他们现在面对的将是人工智能的竞争冲击。

如果未来人工智能造成大量失业,这些失业人口必然买不起昂贵的教育,他们的孩子就更没有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会继续失业,继续贫穷,继续无知。

这样的循环,我们准备好了吗?

一方面教育越来越隔阂昂贵,另一方面即使是昂贵的教育也没有对技术的挑战做出足够的应对,那我们何去何从?

我们要让孩子接受什么样的教育?

我既是一个科幻前瞻者,也是一个社会政策研究者,我自从博士毕业,就一直在基金会做贫困地区儿童发展项目和政策研究,我希望那些贫困地区的孩子得到好的教育。

同时,我还是一个妈妈,我想给我的三岁女儿准备好面对未来的教育。

所有这些前瞻性预测让我感觉忧患,这些因素加起来,让我决定采取行动。

未来已至,我提出的问题,要自己应对挑战。

我们想要的理想教育,到底什么样?

我想做面向未来的教育。

未来所需要的,是教育创新、教育共享。我找到有共同志愿的人,想创造出面向未来的优质教育内容,再把这样的教育内容分享给更多的孩子。

我们希望,不让任何一个孩子,被时代淘汰。

 什么是面向未来的优质教育? 

我们心目中的理想教育,是要懂爱、懂世界、懂创造。

生活在未来的孩子,想要有未来时代的竞争力,需要有超越人工智能的能力。在我今年将出版的新书《人之彼岸》中,我对此做了分析。

人工智能与人类最大的差距,就在于不懂情感,缺乏对世界的常识和创造力。

人工智能运算很快,但是它们没有主观感受,缺少人类的情绪情感,也无法理解人类的情绪情感。它们可以模拟交流,但是永远做不到人类真正的情感交流。

人类具有综合能力,而人工智能只是狭窄领域的工具。人工智能只能在特定的知识范围中应用,无法跨越知识的边界,就像是埋头在自己方栏里吃草的马,无法看到全部的赛道。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


上一篇:学习力教育是家庭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下一篇:森林教育,拉近你与自然的距离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