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七年》启示:穷人买车,富人投资教育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挖数(ID:washu66),作者系前BAT数据产品经理
《人生七年》这部纪录片,被英国第4频道电视台评为全球50部最伟大纪录片之一。
这部纪录片之所以伟大,一个是前所未有的时间跨度,1964年开拍,每7年跟拍一次,一直拍到现在,主角从7岁跟拍到62岁。
一个是导演精心挑选,选了上层阶级、中层阶级、下层阶级3个群体共14个小孩作为主角,观察他们的人生轨迹。
一个是真实,导演去到他们家里、学校和工作的地方采访他们最真实的一面。
纪录片的主题是
给我一个七岁的小孩,我能告诉你他成年后的样子
此言不假,一个人的事业、财富、家庭,会深深受到其出身和成长环境的影响。
挖数最近看了1964-1984年的4段纪录片,感触很深,现将片中各主角从7岁到28岁的人生轨迹梳理一番,用图的形式展现出来,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启示。
上层阶级
这个阶层的小孩非常早熟,7岁就研读商业周刊。
他们自律,兴趣广泛,从小就有机会周游列国,视野开阔。
思想深刻,无论政治、经济都有自己的一套逻辑思考。
7岁就有清晰的学业规划,并且都是小学中学上私立学校,然后考取顶尖大学这样的路线。
这里节选其中3个人。
约翰
安德鲁
查尔斯
中层阶级
这个阶层的小孩比较天真,会有探索月球、当宇航员或卡车司机这样的职业梦想,对大学没有很深的执念。
没有明确的学业规划,大都就读于公立小学,稍努力的能考上私立中学。
这个阶层已经可以负担出国旅游的费用,因此他们眼界也较开阔。
部分人可以通过教育晋升上层阶级,但会因为出身而自卑,且经常为钱所困。
并且相比上层阶级的人少了许多野心,更愿意甘于平凡,比如牛津毕业的布鲁斯愿意去伦敦的贫民区当一个乡村教师。
以下节选4个人
布鲁斯
尼古拉斯
皮特
尼尔
下层阶级
生活在伦敦贫民区,就读于贫民区的乡村小学,课余爱好是打架。
不知道什么是大学
眼界不够开阔,旅游就是去博物馆或郊区爬山。
小学毕业后就没有继续上学,认为教育不重要。
以下节选3个人
托尼
保罗
西蒙
一系列纪录片看下来,印象最深的是身处上层阶级的约翰说的一段话
“英国当时流水线上的工人其实可以负担子女私立学校费用的,却宁愿把钱拿去买车,他们并没有把教育看成跟买车一样甚至更重要的事情”
下一篇:70年教育改革发展波澜壮阔 总体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
- 课后托管班招生火爆 孩子喜欢的托管生活什么样?
- 名目繁多的兴趣班、集训考级撑起的暑假快乐吗?
- 高分考生入读职校引热议,职业教育贯通培养为何广受青睐?
- “板凳男孩”方宇翔:没有腿一样军训与“奔跑”
- 暑期研学市场为何频频暴雷 专家建议尽快厘清研学定位及监管
- 国民金融素养白皮书:推进金融教育纳入国民基础教育体系
- 从业者3000万,缺口达2000万,家政学进入大学本科
- 蔡元培北大就职演讲
- 中国目前有9500万抑郁症患者,在校青少年的抑郁情况更为严重
- 警惕恶意抹黑清华大学的舆论倾向
- AI,正在污染中文互联网
- 青年人“失业”自救:执着考公考研,主动延迟毕业
- 学习的战争:怎样才是最好的学习
- AI出来后第一个失业的是孙燕姿,AI孙燕姿好火
- 10分钟读懂《贫穷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