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语言观念引领下的幼儿园语言教育体系研究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二五”研究课题选登
课题名称:全语言观念引领下的幼儿园语言教育体系研究
课题编号:2011-YB-345
课题负责人:李灵杰 尚爱军
开题报告
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语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使用人口达14亿多,占全球人口20%以上,但只有3000万人作为第二语言。英语使用人口达5亿多,但学习英语者至少在10亿人以上。
古人云:文以载道。语言本身是一种工具,但同时,它又是一种文化,一种语言是一种文化的承载体,对于培育民族精神,孕育民族情结,发扬民族文化有极强的凝聚作用。汉语言文字记载着中华数千年的古老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性格的精灵,它本身就是文化。语文学科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天然优势,当然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振兴民族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任。
2005年2月25日年度国家语言文字工作会上,针对目前社会上对方言前途的讨论以及重外语轻汉语的现象,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袁贵仁指出,目前在语言教学中,要纠正重视外语学习和使用而忽略或削弱本国语言文字学习和使用的现象。
《首都国际语言环境建设工作规划(2011年-2015年)》已通过审议,近期将正式发布。规划中提出:对绝大部分人来说,汉语才是最用得着的生活与工作语言。外语学得再好,汉语不灵光,照样会闹笑话。现在最需要的不是让幼儿园的孩子也去学外语,而是要拨乱反正,重新重视汉语教育。
余珍有教授在“试论10年来我国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发展”中提出:“我们需要加强实证和行动研究,继续深入探讨幼儿语言关键经验的内涵、分类及其发展特征,回答语言交往能力、文学语言感知能力和早期阅读能力是什么以及如何发展等问题,还要思考如何在日常活动和集体活动中更好地引导和支持幼儿运用不同类型的语言经验等问题。”
因此我们提出了全语言观念引领下的幼儿园语言教育体系研究课题,以此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又侧重于发挥语言的文化功能,让幼儿学好语言,在语言教育中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形成民族文化认同,为幼儿将来走向世界做一个“有根”的地球人奠定基础。
(二)课题提出的意义
学习语言就是学习文化。语言的多样性是文化多样性的基础。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估计,目前世界上共有6000—7000种语言,但至少有一半的语言有在今后数年中消亡的危险。保护语言的多样性亦即保护文化的多样性,成为当今世界最为紧迫的任务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教育体系中选择的语言,通过在正式教学中的运用,能赋予各种语言某种权力和威望。这里不仅仅代表地位和象征性的一面,还有涉及以这种语言表达的共同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思维方式的一面。”
语言,是开发儿童智力的重要方式。据现代脑生理学研究,人脑的左右两半球具有不同的功能,语言中枢通常是在左半球,但由于儿童大脑两半球还没有形成明显的分工,两半球都可以进行语言学习。所以,幼儿期和小学阶段是儿童学习语言(主要是口头语言)的最佳时期,并且也是通过语言学习来开发智力的关键期。
语言是人类认识的工具,同时又是认识的总结。我们在认识事物时,必须从各种各样的具体事物中抽象出特性进行概括。所谓“认识”,即具体事物的抽象、概括。这种抽象、概括总是有语言在起作用的,而抽象、概括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语言的制约。将事物加以抽象、概括,无非就是对事物进行分析、综合,把具体的事物归属一定的范畴,抽出事物的某一侧面做出“判断”。这种分析、综合、判断、推理之类的思维活动是同语言密不可分的。没有语言,人们的思维活动简直无法想象。不仅是课堂认识,即便是客体与主体关系之反映的精神、情感、意志、愿望之类的作用也同语言息息相关。正是由于语言同人类的客体认识和关系认识(情感、意志、态度等)密切相关,因而同人们的行为交织在一起。人是借助语言来控制自身的。这样,语言同人类认识的一切作用密不可分。因此,语言的习得是人类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们在努力开辟一条与时代接轨的、不断创新的、适合孩子需求的语言教育之路。我们衷心希望教师们引领我们的孩子,在这个浮躁喧哗的世界上,安静下来,寻找回归精神故园的小径,重新发现我们的语言之美,让孩子们既有国际视野,更有民族灵魂,做一个有根的中国人。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种,这是我们的自豪;让所有的中国人都能尊重汉语并自觉弘扬其魅力,那将更是值得骄傲的事情。
二、课题界定与研究依据的理论
(一)课题界定
肯•古德曼对于语言的内涵是这样说的:语言是人与人之间分享和知识的成长;语言是社会的,也是个人的;语言由系统化的符号组成;语言随着时代不断改变,不同社会与族群的语言有着差异。
全语言:
全语言(whole Language)一种教育哲学,它提出了涵盖学习、语言、课程、教师和教学的系统见解,曾引发了美国等英语系国家教育观念的转变。全语言的倡导者对于全语言有不同的定义和说法,但也有很多共识——语言是一个整体。我们不能人为地将其分解为语音、语法、词法、句法等部分,而应该将其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将说、听、读、写结合起来学习。全语言作为一种教育哲学,强调教与学的统一。即教师和学生组成一个整体,教师要充分注意到学习者的特点,把自己融入学生整体中去。全语言强调语言知识、语言技能、语言运用的整体性。语言所表达的内容是一个整体,教师不应该离开语言表达的内容教授语言,而应该根据生活需要来教授语言。正如美国全语言之父古德曼(Ken Goodman)所言,学习语言的过程应该是统整的,让幼儿因为需要而说、听、读、写。全语言还强调学生中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有相当的选择权和决定权。本书使用的全语言概念,吸纳了以上理论观点,针对我国幼儿语言教育的传统定位,侧重从语言形式与语言能力的构成上界定全语言概念,即全语言是指母语的口语、书面语与外语的口语、书面语之总和。口语包含理解性口语(听)、表达性口语(说),书面语包含理解性书面语(阅读)、表达性书面语(书写)。
语言教育:
泛指任何语言的教导行为与学习行为。其内容涵盖文字形态、语音、语汇、语法、听解、会话、阅读与写作等。
幼儿园的语言教育:
主要通过谈话活动、讲述活动、听说游戏来培养幼儿听和说的能力的教育活动。
(二)研究依据的理论
1. 刺激一反应论
行为主义者认为语言作为人的整个机体行为的一部分,同人的其他行为一样,是可以观察和测量的,并可以经过强化、训练或模仿等方式而逐渐形成。行为主义学派的语言学习理论在斯金纳(B.F.Skinner)1957年出版的《言语行为》(Verbal Behavior)一书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他强调语言的习得是一个操作条件反射过程,认为儿童是通过模仿和选择性强化而习得语言的,儿童习得语言主要经由模仿一增强一重复一形成四个阶段。儿童先是对周围的言语刺激进行模仿,同时人们对儿童的模仿作出反应,如进行物质或精神上的奖励,以此来强化儿童对语言的模仿。经过不断地模仿和反复强化,儿童慢慢形成了一种言语习惯,从而习得言语能力。
从行为主义的语言习得假设中可以看出,行为主义理论重视环境的作用,强调外界条件对儿童语言形成的影响,这有着它合理的一面。因为环境的确在语言习得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儿童生活在何种文化环境里,他习得的就是何种语言。
2.认知论
以皮亚杰(J.Piaget)为代表的认知论认为儿童语言的发展与认知能力有很大关系,他们认为语言的习得不是本能的、自然的过程,儿童语言的发展是天生的心理认知能力与客观经验相互作用的产物,是认知能力的发展决定了语言的发展。认知学派认为,儿童大脑里有一种先天就有的语言习得机制,在某个发展阶段,儿童的语言表现是由存在于他大脑中的一套语言机制所控制的,而不是仅仅对成人语言的模仿,语言能力不能独立于认知能力而存在,语言能力的获得要以一定的生理成熟和认知发展为基础,并在非语言的认知基础上能动地建构起来,语言的习得是一种认知结构的动态建构过程。
3.儿童语言习得关键期论
20世纪60年代,伦内佰格(Lenneberg)首先在《语言的生物学基础》一书中提出了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CfificM Period Hypothesis)。他认为,人的大脑在两岁至青春期(10-12岁左右)之前,由于受大脑中语言习得机制的影响,能够轻松自然地习得语言。这时大脑的两个半球都参与了语言学习,所以理解和产生语言就容易些。青春期之后,大多数人的大脑发生了侧化,人脑已经发育成熟,神经系统不再有弹性,儿童的语言习得机制开始失去作用,语言学习也就越来越困难。在关键期内,由于生理因素的作用,通过接触自然的语言环境以及与语言环境的相互作用,儿童会自然学会语言,语言的习得最为容易,而错过了关键期,语言的习得能力就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语言学习的效率会大大降低。
蒙台梭利的儿童发展观。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对于特殊的环境刺激有一定的敏感时期,这种敏感时期与生长现象密切相关,并和一定的年龄相适应,儿童发展就是建立在敏感期所打下的基础之上。根据长期的观察和研究,蒙台梭利指出了语言敏感期:出生后8个星期到8岁,这时,儿童对人的声音产生兴趣,然后对词、最后才对语言产生兴趣,并逐渐掌握复杂的人类语言。
儿童心理的研究成果和长期的教育实践证明,3~6岁是人的一生中掌握语言最迅速和最关键的时期。幼儿到三岁以后,大脑发育迅速,听觉器官和发音器官相应成熟,能分辨和模仿成人的语言,这为幼儿语言发展提供了生理基础。在幼儿3—6岁这个时期,随着他们接触范围的逐渐扩大,在周围生活环境的影响下,幼儿说话和交往的需要日益增强幼儿时期是口语表达能力迅速发展的时期。在良好的教育下,3岁幼儿已普遍能用简单陈述句表达自己的意思,4~5岁幼儿口中会出现一些复合句式。连贯性语言开始发展,6岁左右的幼儿能掌握多种句式,不但能清楚地、系统地,而且能够自然生动而有表情地进行讲述。
4.儿童语言习得过程论
加拿大语言学家麦基(w.F.Mackey)说过,学说话被认为是人类所习得的最困难的技能,虽然人在出生后的前几年就已经设法学习说话,但是需要15年以上的时间才能使我们的语言达到成年人的水平。儿童从呱呱落地发出的啼哭声到达到成人的语言水平经历了一个语言发展的全过程。研究表明,儿童语言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单词话语阶段、双词话语阶段、实词句阶段和成人句阶段。
当然,儿童语言的发展不会停止,在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语言教育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在儿童不同年龄阶段制定不同的教育目标。此外,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应了解儿童语言发展不同阶段的特征,才能更有效地协助儿童习得语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它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支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
三、相关的课题研究综述
(一)国内关于全语言的课题研究现状是:广东省汕头市培基幼儿园李和伟主持的《全语言整合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子课题研究主要是“探究早期阅读”,所以并不是实际意义上的全语言的理念;苏州工业园区东港实验幼儿园孙嫣主持的《弘扬民间传统文化,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主要是“发掘民间传统文化资源中有助于幼儿精神发育特别是语言培育的内容”,而忽略了语言教育的其他功能;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城厢镇幼教中心伟阳幼儿园"的《在区角活动中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实践研究》只是侧重在区角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而没有将一日生活即课程的理念贯彻在课题实施过程中。
(二)国外关于全语言的研究现状是:全语言已成为国际儿童语言教育的代表性理论,并“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引起了教育改革运动,成为幼儿及小学课程的一种趋势”。
全语言现况――世界各地的实施情形。在实施全语言上,我们距离应该达到的境界还太远。在英语系国家中,全语言教师、全语言学校的数量正在逐年增长。所以,全语言变成幼儿园的课程主流,要让更多家长了解全语言的优点,包括它人性化、科学化的理论基础,它所主张的对儿童于学习的肯定态度,它在扩展儿童使用语言的效能及通过语言来提高学习的能力上所具有的潜力等等。
四、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
(一)研究的目标
祝士媛教授在《全语言教育理念对幼儿语言教育的挑战》中提出:“全语言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儿童对语言和文字的敏感性,促进学习者的成长,延伸其语言能力和知识,以及对周围世界的了解。”因此,我们的研究目标为:
1.探索出能够使一线教师具体操作的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幼儿园语言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
2.通过课题研究不但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同时也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1)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其语言理解能力。
(2)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4)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等感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法,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前书写的兴趣。
(5)促进幼儿认知、思维、情感、社会化的共同发展。
3.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语言素养及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研究的内容
1.在全语言观的引领下,开发主题综合教育活动中能提高幼儿语言综合素养的各种教育资源
我们根据肯•古德曼的 “当语言具有下列特质时,语言学习变得更容易:①与学习者生活经验相关;②具有生活和学习上的目的;③以意义为中心;④尊重学习者的个体差异;⑤让学习者拥有使用语言的自主权。”所以我们在选择语言教育内容时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1)选择语言教育内容遵循以下原则:
选择与幼儿的知识经验相适宜的内容。
选择能引发和满足幼儿兴趣的内容。
选择利于幼儿终身学习和长远发展的教育内容。
(2)选择不同类型的语言教育内容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同时也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祝士媛教授在《全语言教育理念对幼儿语言教育的挑战》中提出:“文学作品可以引导幼儿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增长幼儿知识,培养幼儿的求知兴趣;培养幼儿的美感,提高幼儿审美能力;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文学语言明白流畅、具体形象、富有节奏感和儿童情趣,可以丰富幼儿的语言和情感,提高思维和想象力,可以向幼儿提供成熟语言的样本,使他们能够倾听到丰富多样的艺术语言,扩展词汇量,使其在模仿、记忆的基础上运用到自己的言语表达中去;生动形象的文学作品可以引起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和向往,利于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和养成初步的阅读技能。”因此,我们把文学作品分成了认知发展类、情感陶冶类、几大类、意志品质形成类、行为习惯培养类、言语表达训练类,以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同时也促进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
2.在全语言观的引领下,探索适合幼儿年龄、认知和学习特点的语言教育策略与方法
祝士媛教授在《全语言教育理念对幼儿语言教育的挑战》中提出:“全语言教育的策略,儿童能自己选择使用的时机,拥有使用语言的自主权,尊重儿童的个别差异,在非竞争、边做边说的社会情境下,使儿童自然而然就在学习时,就一定会加速儿童语言的学习。全语言教育的方法,语言的学习要融合在日常生活和各个领域的学习活动当中。”因此,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去做:给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充分运用丰富多彩的区角活动,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及运用语言提升经验的能力;通过日常生活和游戏发展幼儿的语言;既引导幼儿学习口头语言也引导幼儿学习书面语言;创设各种情境如表演情境、图画情境、语气渲染情境、音乐渲染情境、多媒体情境,使幼儿在自然、真实、完整的语言情境中学习语言。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为使本课题研究顺利开展,我们采用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方法,具体采取以下方法:
1.行动研究法:紧扣研究目标,从幼儿语言的薄弱环节出发,通过方案设计,进行教育实践(实施方案);在阶段性总结的基础上,通过反思,对实施方案进行修正、完善,如此经过若干反复,实现研究目标,最终完成研究的任务。
2.案例研究法:课题组成员以主题为核心,以语言综合教育为主线,设计并开展语言综合活动,在活动中加以反思,协调预设活动与生成活动、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关系,总结积累实施语言综合教育的经验和方法。
3.个案研究法:课题组成员对幼儿在主题活动中的语言表现进行个案跟踪、记录、分析,从而找出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4.文献资料法:借助有关主题活动、语言活动、幼儿园课程的相关理论和经验指导课题研究。
5.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在主题活动中对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早期阅读能力及思维能力等各方面的表现进行观察、记录、分析、研究。
6.经验总结法:在广泛积累的基础上,运用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和科学研究方法,按阶段进行课题研究回顾、整理分析,总结出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的课题成果。
五、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1.9-2012.2):查阅、学习、领会、吃透全语言的有关概念、资料的精神,查阅有关文献资料,进一步分析我园语言教育现状。学习了解有关幼儿语言教育的目标、内容、发展趋势、本园幼儿语言发展现状,收集整理有关文献资料,成立课题领导小组。
(二)实施阶段(2012.3-2013.12):制定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及实施。
1.制定全语言观引领下的语言教育目标;培训、提高教师语言素养;设置一日活动内容;提高教师教学技能;选择实施并整理部分语言教育内容。
2.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技能;创设语言教育环境;继续选择实施并整理部分语言教育内容。测试幼儿语言发展状况,加以分析并提出新的措施。
3.总结经验;调整教育目标,补充教育内容。收集课题实施中形成的相关的研究成果。
(三)总结阶段(2014.1-2014.3):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积累经验,总结出带普遍性、具有可行性、既有时代特点,又有较强操作性的做法、经验上升的理论。进行阶段性交流现场会和研究工作阶段小结。撰写研究报告。
六、预期的研究成果和形式
幼儿园语言教育内容汇编;教育叙事汇编;形成全语言观念引领下的幼儿园语言教育体系研究报告。
七、课题研究的保障
(一)成立总课题组,实行分层管理,层层落实
1.课题领导小组
顾问:滨城区教育局幼教办王桂芝主任、中华女子学院余珍有教授、山东师范大学丁海东教授
组长:李灵杰
副组长:尚爱军、孟庆龙
成员:李凤兰、宋红玉、常小芳、赵红燕、任月云、马淑芬、王惠青、王建贞、李晨莹、籍明芳
2.课题研究小组
课题指导:李灵杰、尚爱军
第一研究组:组长:李凤兰 组员:贾芬芬、丁鹏英、王静静、李蒙
第二研究组:组长:宋红玉 组员:李丽(大)、王翠玲、李笑笑、张平叶
第三研究组:组长:常小芳 组员:李洪卫、杨璇、马津
第四研究组:组长:马淑芬 组员:周燕、于滨彦、郭婷婷
第五研究组:组长:赵红燕 组员:刘蒙蒙、沙蒙蒙、杨姗姗、陈珍珍
第六研究组:组长:任月云 组员:王倩、李倩、薛莲、齐岩
档案整理、课件制作:组长:王建贞 组员:李营、陈彦宇
3.课题后勤保障小组
后勤保障调控:李灵杰、孟庆龙
组长:王惠青 组员:李晨莹、籍明芳
(二)在实施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
1.健全组织领导,确保课题研究顺利开展
为使课题研究工作顺利开展,成立课题实验与研究小组,具体组织、参与课题的实验研究工作。
2.完善管理制度,确保课题研究规范有序
为规范课题的运行轨迹,建立课题研究与管理制度。规范其运行轨迹,保障课题研究的有序、有效开展。
3.加强理论学习,确保课题研究的科学性
课题研究要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为使研究具有科学性,研究小组成员积极学习相关的理论,包括《学前教育原理》、《教育科学方法论》、《幼儿园管理条例》及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著作等。做好学习笔记,开展学习交流,丰富理论储备,指导课题研究。
4.务实研究过程,确保课题研究扎实高效
为使课题研究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们加大研究过程的管理力度。按计划搞好日常的研究活动。做到责任到人,措施具体,过程落实,使研究活动常态化。
(三)研究经费的保证
建立专项研究资金,全力保证研究工作的投入,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主要参考文献:
于涌主编:《幼儿语言发展与教育》,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赵寄石主编:《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版。
《幼儿教育》:“全语言教育与中国幼儿语言教育的本土化” 2002年。
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年9月版。
赵寄石、楼必生主编:《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1月版。
周兢著:《幼儿园语言文学教育活动》,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9月。
周兢,《造就成功阅读者的培养目标》,《早期教育》2002年第7期。
周欣,《前阅读和前书写能力的发展和培养》,《早期教育》2002年第4期,第5期。
徐明,《当前发达国家幼儿园语言教育的一些趋势》,《学前教育》2003年第10期。
康长远,《想象力与幼儿图画故事书的阅读》,《学前教育研究》2002年第3期。
杜晓平,《母语教育的重要性》,《文学教育》(下)2007年第10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语并存世界里的教育》第16页,巴黎2003年版。
李振村,《新经典,重新发现母语》——在全国第五届“新经典”大讲坛开幕式上的演讲。
栾兆祥,《试论语言教育与儿童大脑开发》。
庞丽绢主编:《文化传承与幼儿教育》,浙江教育出版社。
余珍有 “试论10年来我国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发展”《幼儿教育》(2011-12-16)
上一篇:幼儿园安全管理及教育实践研究
下一篇:以社区为依托发展早期教育的研究
- 安徽视障男孩圆梦大学 选择入读特教专业
- 对抗中年焦虑 41岁女性考北电开启人生新尝试
- 教育部:有序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招生规模
- 做足“功课”迎接新学期,各地多措并举保障秋季开学正常有序
- 你好,新学期!直击贵阳80万中小学生开学第一天
- 开学第一天!记者直击南昌多所学校……
- 河北武强:300余名孩子手绘百米年画长卷
- 已参加15次高考的唐尚珺决定复读 曾称新高考“挺有挑战”
- 带什么去大学?准大学生入校报到一站式清单请查收
- 杭州新东方遭网红举报全面停课 教育局回应“复课”呼声
- 国家统计局:大部分毕业生已落实就业去向 就业状况总体稳定
- 打谷子的泸州娃收到985录取通知书
- 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立秋
- 博物馆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人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