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天赋教育研究(元天赋测评网)!

天赋教育改变人生命运

天赋教育研究中心(元天赋测评网)致力于天赋教育研究和实践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动态 > 国内教育动态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有效性实践策略研究


作者:佚名       来源于:家长学院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二五”研究课题选登

  课题名称: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有效性实践策略研究
  课题编号: 2011-YB-186              
  课题负责人:曹玉红   

开题报告
  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随着课程改革和新《纲要》的颁布,许多先进教育理念像一阵清新春风,吹遍了整个幼教界: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该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求,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经验”。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皮亚杰认知理论也认为:“幼儿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发展起来的。”
  在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的影响下,人们对个体差异的理解也发生了变化,由过去认为的认知能力强弱差异,个性差异演化为认知结构、发展速度及心理特质的差异。培养有个性的幼儿,使原本就拥有不同特质的孩子们都能得到最适合其自身的发展,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迅速成为了当今幼儿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也让大家从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跳出来,充分认识到了适合孩子们成长的活动模式——活动区的优势,允许幼儿自由选择、自主学习,于是区域活动便在幼儿园广泛地开展起来,区域活动的功能已经从环境创设的一部分逐渐提升,并越来越具有一定的课程功能,并正是成为幼儿园课程实施的一种有效途径和重要组成部分,区域活动在幼儿园得到推广,并获得了幼儿教师及孩子们的喜爱。
但是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园的一种教育载体,和课程模式,要想真正具有科学性、实效性,还需要一个过程,就目前幼儿园活动区活动的实施现状来看,普遍存在和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有:
  1、活动区课程低效性。往往从教师的主观意愿出发,没有考虑幼儿的意愿兴趣,造成了幼儿不能积极主动参与的现象。身体动作参与多,大脑思维参与少。
  2、材料投放匮乏、目的性不强。材料投放单纯追求“丰富多样”,不研究幼儿是否理解;单纯追求“标新立异”,不尊重幼儿发展规律;无法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活动。各个活动区域内部材料的设计和投放缺乏层次性和可调整性,
  3、活动区与课程主题结合不够,活动区内容与课程中的主题基本无联系或更新不及时。
  4、教师指导区域活动的能力欠缺,对区域活动认识还较肤浅,仍以传授知识、维持纪律、调节矛盾的身份出现,教师置身参与和孩子们共同活动的时间极少,对幼儿表现的和发展水平观察不够,指导随意性大缺乏计划性。
  二、课题界定与研究依据的理论
  区域活动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一种有效途径,是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活动去主动练习、操作、巩固已有知识,获取新的知识经验,满足兴趣、好奇心的场所。
幼儿园区域活动源自于开放的教育理念,是以个别化学习为前提,是教育教学实践的一种极好形式,以幼儿的自发活动、自主地参与为特点,和传统的集体教学活动相比,活动区的活动形式为幼儿提供了一种更为宽松、更适合幼儿特点的活动氛围,幼儿有较大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内在动机,在与材料、环境、教师或同伴的相互作用中能更好地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它使每个孩子都充分动手动脑,并且与教师和同伴相互作用的机会增多,同时也为教师观察了解幼儿,根据幼儿的不同水平提供个别指导创造了条件。通过教师有效指导最终促进幼儿探究、交往、动手、思考解决问题等多种能力的有效而全面发展
  有效性:有效性是对选择测试的一个基本要求,是评价测试效果的一个指标。教学的有效性是指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区域活动的有效性主要是指通过活动材料的投放及教师的指导来有效的促进幼儿发展。
  区域活动有效性实践策略是指幼儿园教师为实现区域活动目标,有效的促进幼儿发展。所采取的一切有效的方法策略、措施手段。包括如何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兴趣制定有效区域活动目标、如何创设适宜有效的区域活动墙饰、如何投放具有层次性、渐进性、差异性的有效区域活动材料,如何给予幼儿有效的启发式指导、如何制定有效区域活动规则、如何制定实施有效性评价以及多样化的活动区活动内容,情景化的游戏形式、组织方式等等
  在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有效性实践策略研究中,我们试图将一切先进教育思想和观念转换为我们的有效教育教学行为: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为指导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幼儿园应该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求”,“使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发展”。这不仅告诉我们幼教工作者的一种责任,更体现了当前培养儿童发展的全新教育观。
  2、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既告诉教师需要了解每位孩子最擅长和最薄弱的智能分别表现在哪些方面,又告诉我们教师有责任去创设各种课程与环境,培养孩子的多元智能,使孩子们强项更强、弱项渐强地成长起来。
  3、蒙台梭利教育理论
  以儿童的需要为主要依据,对每一活动材料的设计都独具匠心,创造有准备的环境,促进幼儿的主动发展。“塑造孩子独立健全的人格”、“尊重孩子的自由选择权利”、“在工作中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和学识”。蒙台梭利认为:“要帮助幼儿发展,我们就必须给他提供一个使其能自由发展的环境。”这正是区域活动的特色所在。”
  4、认知发展理论
  儿童的知识构建,必须由儿童通过自己的操作活动去完成。知识来源于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发展来源于孩子们的动手、探索和实践。因此,活动区的创设不仅仅是多增设一个区,而更重要的是创设能鼓励幼儿自由选择、便于操作、大胆探索的环境,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相关的课题研究综述
  在本课题申报前我们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源, 搜索Internet的最新相关信息,并对资料加以整理分析,比较清楚地了解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和研究动态。已有的关于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研究成果,及其所呈现出的研究现状与趋势,构成了本课题提出的研究背景,更是本课题研究的基础和前提。
  随着新《纲要》的颁布,我国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实践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各地的幼教工作者就区域活动的性质、价值、以及区域活动的设置与材料投放、区域活动的观察与指导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有关区域活动的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如《幼儿园游戏指导》,《幼儿园区角活动》、《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实践与思考》、《幼儿园区域活动新论:一种生态学的视角》等。
  近几年,有关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研究已有不少相关报道,但在已发表的文献中鲜见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有效性实践策略研究”的相关系统资料。由此可见,“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有效性实践策略研究”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
  四、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
  研究目标:
  1.通过幼儿园活动区课程有效性实践策略的研究,引导幼儿在区域中自主与材料、环境互动,尝试获得知识的新方法和新途径,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幼儿探究、交往、动手等能力,培养幼儿自主、独立、自信,创新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有效的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2.通过活动区课程有效性实践策略的研究,有效提高教师设计、组织、评价、推进区域活动的能力。
  帮助教师有目的地配合主题教学活动,依据幼儿兴趣和发展特点投放具有层次性、针对性的区域活动材料,创设高质量的区域活动环境,并能观察分析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表现,适时调整、推进区域活动内容,把握幼儿在不同区域的学习特点与进程,切实提高区域活动的指导技能策略。
  3.通过幼儿园活动区课程有效性实践策略的研究,形成我园的办园特色,构建我园活动区课程园本体系:包括常见区域活动的目标、内容、组织实施方法、评价等内容。
  4、在研究与实践的过程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从而奠定幼儿园的共同发展。
  研究内容:
  1、常见活动区针对性、适宜性、可操作性材料的投放及互动性区域墙饰的创设,创建小、中、大区域活动的内容体系
  2、活动的有效性及活动区教师指导策略的研究
  3、有效性区域活动的评价策略
  研究方法:
  1、准备阶段:
  主要采用调查法:在区域活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问卷调查;
  文献研究法:组织教师及课题组成员进行理论学习,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利用阅读文献书籍、网络、报刊等等相关资料法,收集相关资料和研究成果进行比较,筛选,吸收,结合本课题研究,加以调整提升和完善。通过文献研究,把握国内外区域活动研究的进展和研究趋势,使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不断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资料和研究方法,为课题研究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
  2、实施阶段:
  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在实践中不断的检验,不断地进行总结,调整,谋求教育行为的不断改善),结合实验法、观察法;
  3、结题阶段:
  经验总结法:采用分析法汇总材料。
  五、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准备阶段(2011.5——2011.6)
  1、设计课题研究方案,申报课题。
  2、成立课题组,并明确个人分工。
  3、进行相关文献的阅读研究。
  4、设计子课题研究方案  
  (二)、实施阶段(2011.6-2013.3)
  本阶段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是整个课题研究工作的主题工作。
  1、2011年6月中旬各班对区域于活动的现状进行剖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2、2011年6月下旬召开教师会议让全体教师了解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进行全面发动,课题负责人对幼儿园课题研究进行解读,让全体教师了解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操作方法,让全体教师在思想上、心理上、行动上有所准备,在全园范围内形成教科研氛围。
  3、定期进行课题组活动,更新教育理念,及时反思、调整课题实施方案。
  4、及时以点带面:骨干教师行动措施要先走一步,经验先行总结,及时向级部及全园面上辐射。
  5、及时总结研究情况做好阶段性评估工作。
  (三)结题阶段(2013.4-2013.5)
  1、对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观念、在区域活动中的指导方式做终期调查。
  2、召开教师座谈会,了解情况。
  3、区域现场展示活动。
  4、收集课题实施个案,收集区域活动材料。
  5、撰写子课题报告。
  6、论文的撰写及汇编。
  7、完成课题研究报告、工作报告、组织专家鉴定
  六、预期的研究成果和形式
  1、幼儿园区域活动实践现状的分析与研究 论文 
  2、各区域活动的材料投放及玩法 案例集 
  3、各区域活动教师指导策略的研究  论文集 
  4、活动区课程方案设计 教案集 
  5、区域活动中幼儿能力发展个案分析 案例集 
  6、幼儿园活动区课程有效性研究 研究报告 
  7、园本活动区活动材料及运用汇编  自编书籍 
  8、幼儿园活动区课程有效性实践策略研究论文集  论文集
  七、课题研究的保障
  1、组织保证。
  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做到认识统一、责任明确、目标一致、务实运作,准备充分。围绕本课题我们积极开展了大量的学习研究准备工作,上网,翻阅幼教杂志等查看关于区域活动方面的各种资料,建立了学习共同体,并对之前的实践活动成绩与不足做了详尽总结。
  2、专业保证。
  定期进行园本培训,提高研究人员的整体素质,并组织外出参观学习,聘请有关专家指导,推荐参加各级培训。每月召开依次课题组成员会议,讨论交流实验成果,部署课题研究,巩固发展和推广研究成果。
  3、时间保证。
  每周针对本周活动开展一次级部组内讨论活动,每月开展一次课题组研讨活动,每学期开展一次区域现场研修活动,每学期开展一次“区域活动开放日”活动(向家长)。幼儿每日区域活动时间充足,安排研究工作与幼儿园日常工作相协调;做到教育教学与教育科研同步发展,共同提高。
  4、研究力量保证:
  我园具有良好的教育科研氛围,同时也培养了一支教科研队伍。自2008年开始,我园就开始了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实践研究。随起步较晚但通过实践,我园教师在区域活动中也积累了很多经验,整理了一套区域活动材料投放清单。
本课题的核心成员及分工:总园长主持,业务园长负责,教研主任、级部组长分工指导合作,年轻骨干教师实践。具有较强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在不同领域教育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有的参与教材编写,有的论文和活动设计在省、市级获过奖,还有的在省级幼教刊物发表多篇文章,因此作为本课题的核心成员能发挥较好的带头作用,教研层次结构也保证了从理论向实践的扎根,再从实践到理论的提升的可能性和畅通性,以上人员均为园级教科研骨干,落实课题研究成员与幼儿园职务相协调;课题研究与幼儿园整体发展目标相协调;
  5、制度保证。
  制作了课题研究制度,使课题研究制度化、规范化。运用激励机制,对研究成员评优、晋级等政策倾斜,激励教师人人参与课题研究,整体推进教师队伍和科研兴园。
  6、经费保证。
  幼儿园设立专项课题研究经费,保证研究过程中各项经费的使用,所需物品的供应,确保课题研究活动正常开展。




上一篇幼儿园指导亲子共读的实践研究

下一篇提高农村幼儿教师培训有效性研究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