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那些特别的年俗(2)



分类:中华传统文化   阅读:

  文县人,除夕下午上坟迎祖先回家过年,供奉神位。傍晚合家吃团圆饭。入夜点灯焚香,敬奉神灵祖先。晚辈给长辈叩头“辞岁”,发压岁钱。初一早晨,文县有不开大门的习俗,当地人称为“闭财门”,需早餐后才能敞开大门,给亲属拜年。

  礼县除夕会在院中置供桌,四周装饰松枝,设天地神龛和祖宗牌位,敬献祭品。

  自明代以来,天水玉泉观就有正月初九朝观为玉皇庆寿的习俗。初八夜间,玉泉观内人潮涌动,各殿堂灯火通明,香烛袅袅,旗幡飘舞,钟磬齐鸣,人们争先恐后地点燃第一炷祈福香烛。

  正月初九零时在玉皇殿点燃头炷香,朝观者都必买一束冬青草(吉祥草),佩于胸前,以求消灾免病,祈福吉祥,祈盼日子“四季长青”。

  绿水青山,四季常青的文县,春节、元宵节表演一种傩舞,傩舞主要在该县铁楼藏族乡及石鸡坝镇、天池镇等地表演,白马藏族称之“池哥昼”,“池哥”为山神,“昼”为舞蹈。

  池哥昼舞队一般由九人组成:四人扮成山神,称为“池哥”;两人扮成“池姆”(菩萨);另两人饰为“池玛”(夫妻);“猴娃子”由十来岁的男孩装扮,满脸涂黑。“池哥”头戴插锦鸡翎的傩面,反穿白羊皮袄,背串铜铃,穿牛皮靴,左手持宝剑,右手甩牛尾拂尘,凶猛勇武。“池姆”戴菩萨状傩面,面相丰满,表情和悦,大慈大悲。

  从正月十三起,文县各村寨男女老少着盛装,煨燃柏树枝,点燃篝火,敲锣打鼓,鸣放三眼铳,池哥昼舞队围绕篝火,载歌载舞,寨民亦跟随欢跳歌唱。之后挨家逐户为之歌舞拜年,主人以咂杆酒、猪头肉款待。其意在驱邪禳灾,祈福迎祥,保佑合家平安,人寿年丰。年俗活动一直持续到正月十八结束。池哥昼年俗持续千年,以原始古朴独具一格取胜,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予以保护。

  陇中篇

  除夕的岷县,很多村落的商店放炮封门,门板上贴红纸,上书“开市大吉”“黄金万两”,寄寓年后生意兴隆。一些村庄竖立秋千,供妇女儿童正月里打秋千嬉戏,直到二月初二拆除。除夕夜,岷县北路民众,会在场上点燃柴草,男女老少欢跃跳火堆,称为“烤联火”“跳火炕”,为驱邪求吉。

  除夕午餐、年夜饭前,陇中一些地区,会举行“打醋坛”清宅仪式来迎接灶神爷、财神爷。靖远、皋兰一带民众将烧得通红的“醋坛石”,置入铁勺,倒入醋,吱啦啦作响后,浓烈的醋味四下弥漫,主人持勺遍走屋内、院落,角角落落也不能放过,边走边念叨:“醋坛来了,龌龊快逃!”醋味一扫冬日封闭室内的不洁之气,具有一定的杀菌消毒作用。最后把醋坛石置于院墙高而干净处。清宅后,鸣放鞭炮,焚香迎接灶神爷和财神爷。

  迎完灶神财神后,全家围坐吃年夜团圆饭。陇中很多地方除夕喜吃臊子面,也称为“长寿面”“团圆面”“宽心面”。菜肴讲究十二道,以对应一年十二个月。鸡为大吉祥,吃鸡留鸡头,取留有“吉兆”之意。吃鱼,留鱼头,意为“有余头”。年夜饭要多备一些,有所剩余,初一早上再吃,称为“隔年饭”,寄寓“年年有余”的期盼。

  除夕的兰州,大街小巷车少人稀,传统老兰州有院落人家会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院内洒上清水,大门和房门贴春联,门楣贴五颜六色的门钱子,院内各处贴福、禄、寿、喜等吉祥字斗方,贴窗花和微型山水花鸟书法的“窗孔子”。上房八仙桌上,献上盘和供品。桌裙前面挂有长宽各两尺的彩纸供马,供马中央刻有驮元宝的马;两侧各挂一串长钱,长钱就是刻有麻钱与元宝的彩纸条。有的还会在桌上献上用几百麻钱串起的“钱串”,再放置一个熟猪头,猪嘴里衔一枚大铜元以示财源广进。

  黄昏,全家在爆竹轰鸣声中从大门外焚香磕头,请出神主(祖牌位),供奉香烛果品,焚香叩首,缅怀列祖,激励儿孙。而妇女则在大门内朝南跪哭,遥祭娘家亲属,“天涯望哭,遂以成俗云”。因为兰州是明初的移民区,自江南等省的移民占兰州人口的十之七八,以至移民除夕怀念故里祖先的风俗一直传承下来,至今兰州农村仍有妇女除夕哭临于门外的习俗,当然已不存在“天涯望哭”的意涵,而是倾泻一年中的艰辛和不顺心。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


上一篇:【美文】陇原年曲

下一篇:明清时期嘉峪关祠庙及民间信仰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