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11届世界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的总决赛在上海举行,并在今天(13日)下午公布了最终排名。中国的队伍表现优异,北京大学和中山大学分别获得了冠军和亚军。
赛题内容涵盖了多个领域,如如何预测火星天气、如何优化大型语言模型、如何增加油井产量以及如何预测地震波的传播等。在为期5天的比赛中,来自中国、德国、泰国等国的学生团队在超级计算机上进行了激烈的竞争。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响应绿色计算的发展,所有参赛队伍都被要求在不超过3000瓦的功耗下,搭建一个小型超算系统来完成这些赛题。组委会表示,这是为了鼓励参赛队伍追求最小化能耗和最大化计算应用。
该竞赛由我国发起,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大学生超算比赛,至今已经举办了11届。今年的比赛由ASC竞赛组委会和上海大学联合主办,共有来自全球的300多支队伍参加,其中25支队伍进入了决赛,这也是历届以来决赛队伍数量最多的一次。
世界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ASC)是一项全球性的大学生超算竞赛,由亚洲超算协会(Asia Supercomputer Community)发起组织,得到了亚洲、欧洲和美国等地区专家和机构的支持。
该竞赛自2012年起举办,目的是促进全球范围内的超算人才交流和培养,提升超算应用水平及研发能力。它与德国的ISC和美国的SC并称为世界三大超算竞赛之一。
竞赛规模:ASC竞赛是全球最大规模的超算竞赛之一,参赛队伍数量逐年增加,从最初的27支队伍增长到近年来的300多支高校代表队参与。
竞赛内容:赛题通常涵盖多个领域,如大模型推理优化、渗流数值模拟以及国际通行的基准测试HPL和HPCG等。
竞赛形式:竞赛历时近六个月,经过预赛选拔后,最终有25支队伍晋级决赛。
发展趋势:ASC竞赛鼓励绿色计算,要求参赛队伍在限定的功耗下完成赛题,以实现能耗最小化和计算应用最大化。
中国在世界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中的表现一直非常出色。
第十届:北京大学获得了冠军,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紧随其后获得亚军。此外,中国科大还获得了e Prize计算挑战奖,浙江大学则获得了最高计算性能奖。
第十一届:中山大学荣获亚军,并且还获得了最高计算性能奖。北京大学夺得冠军,同时还有暨南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在各个奖项上有所斩获,如超级团队奖、应用创新奖和最佳人气奖等。
这些成绩不仅展示了中国高校在超算领域的强大实力,也反映了中国在培养超算人才方面的成果。
培养人才:超算是国家科技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对国家发展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和标志性的作用。通过这样的国际级竞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我国乃至全球的超算领域输送新鲜血液。
推动研究:ASC竞赛赛题通常涵盖多个领域,如大模型推理优化、渗流数值模拟等,这些都是当前科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参赛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提升自身技能,也可能为这些领域的研究带来新的视角和解决方案。
促进交流:作为一个国际性的赛事,ASC竞赛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高校参与。这为国内外的超算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促进了不同文化和学术背景之间的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