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835年。当年湖南全省自正月或自四、五月始不雨至7月普遍大旱。受旱州县45个, 湘南至湘北一带飞蝗蔽天, 颗粒无收, 民间大饥。
2. 1934年。当年自夏到秋久晴不雨, 湘中、湘南一带, 赤地数百里, 溪坝断流, 禾苗枯萎。祁阳、常宁、资兴、县、新田、郴县、宁远、新化、武岗、邵阳、芷江、湘潭等40余县, 均久旱成灾严重。受旱州县68个, 受灾面积1 430千公顷, 减产粮食26.4亿千克。
3. 1963年特大干旱。当年全省前冬雨水不足,入春后降水稀少, 出现冬干春旱。许多地区水稻无法插秧。5月中、下旬开始, 湘南和衡阳地区夏旱露头,6月初蔓延至长沙、岳阳, 随后旱情遍及湘南、湘中及湘西各 ......
上一篇: (三)旱涝同年
下一篇: (一)倒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