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大禹治水时把黄河最下游分为九支入海,后来成为分流治黄说的根据。
九河的解释 《禹贡》说“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清人解“九”为多数,是形容词,不是数词。《尔雅》记九河的名称是:徒骇、太史、马颊、覆鬴、胡苏、简、絜、钩盘、鬲津。西汉人认为九河已湮没,不可考,有人说春秋时齐桓公(公元前685~前643年)填塞了八支。鸿嘉四年(公元前17年)许商认为徒骇、胡苏、鬲津在成平、东光、鬲县境内,大约在今德州、沧州之间的200里内。“同为逆河”,是彼此互通的受潮段。后人主张分流的,多引“疏九河”为根据。清代有人认为齐塞八支是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大改道的 ......
上一篇: 雨量筒
下一篇: 玉梁渠